
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(China Food Safety Publicity Week),是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于2011年确定在每年六月举办的,通过搭建多种交流平台,以多种形式、多个角度、多条途径,面向贴近社会公众,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交流、普及科普知识活动。
分享到: |
- 食源性疾病预防
发布日期: 2016-07-25 | 浏览次数: | 撰稿人:孙健 卢玲玲 | 部所:食安所 | 字体:大 中 小 |
贝类毒素
1.热点背景
2016年5月2日,河北省秦皇岛市某医疗机构先后接诊9例因食用海虹引起身体不适的病例,病例初期症状均为口唇、手脚麻木,后期伴有恶心呕吐、头晕等症状,重症患者呼吸困难、四肢无力、伴有昏迷。9例病例在医院接受对症治疗后,情况好转现已痊愈出院。经调查这是一起由贝类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,中毒食物为海虹。
2.“海虹”是什么
“海虹”学名贻贝,也叫青口贝、翡翠贻贝,内陆及渤海部分地区称其为海虹,干制后即为“淡菜”。海虹壳较薄,壳面光滑,翠绿色,前半部常呈绿褐色,生长纹细密,前端具有隆起肋。壳内面呈瓷白色,或带青蓝色,有珍珠光泽。
3.中毒是怎么回事呢?
3.1海虹有毒吗?
海虹属软体动物门中的瓣鳃纲(或双壳纲),生活范围在潮间带至浅海底,以单细胞藻类为食,本身无毒性。海虹肉味鲜美,营养丰富,干品富含蛋白质和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被人们称为“海中鸡蛋”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海虹有治疗虚劳伤惫、精血衰少、吐血久痢、肠鸣腰痛等功能,被誉为“平民版的蛤蜊”,是老百姓餐桌上常出现的海鲜贝类。
3.2那为什么还会引起中毒?
吃海虹引起中毒的原因与其体内蓄积的贝类毒素有关,这与海洋赤潮有关。赤潮,是因为水体中营养富集化导致海洋内浮游生物(主要是藻类)大量繁殖而引起海洋水体改变的生态异常现象,又称红潮,国际上也称其为"有害藻华"或"红色幽灵"。这种条件下,藻类大多可以产生毒素,海虹等贝类摄食有毒藻类而在体内蓄积贝类毒素。贝类毒素无色无味,也没有使贝体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,人们食用这些贝类后就会发生中毒。
4.中毒症状是什么
4.1麻痹性贝类毒素(PSP)会导致出现四肢肌肉麻痹、头痛恶心、流涎发烧、皮疹等症状,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停止,仅0.5 mg 就能使人毙命。
4.2腹泻性贝类毒素(DSP)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为主要症状。
4.3神经性贝类毒素(NSP)产生以神经麻痹为主的中毒症状。
4.4记忆缺损贝类毒素(ASP)能够导致头晕、眼花,短时期内失去记忆力。
5.如何诊断与治疗呢
要确认发生了贝类毒素中毒,首先要有明确的海虹或其他贝类进食史,然后在一定潜伏期内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。由于贝类毒素类型不同,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同,目前尚无特效解药,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。
6.在我省发生过贝类毒素中毒吗
2011年至今,我省报告了7宗贝类毒素中毒事件,累计发病42人,无死亡病例。主要发生时段是每年的第二季度,以4月份发病宗数最多,可能原因是该时段易发生赤潮。中毒食物主要是织纹螺,也有食用响螺、瓜螺、海星导致的贝类毒素中毒事件发生。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高发,我省湛江地区高发,发生中毒场所多为家庭和饭店。
2012年10月深圳市某酒店发生一起食用响螺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,患者主要症状有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发热。经调查,此次事件是贝类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,导致中毒的食物是响螺,中毒人数18人,系我省近年来发生规模较大的贝类毒素中毒事件。
7.怎样防范呢
7.1每年赤潮发生时,渔政部门都会发出预警,发生赤潮海域的海产品禁止上市销售,等赤潮过后,抽检合格才会允许上市销售。
7.2市民在赤潮预警期间,不要在市场上购买非正规渠道销售的贝类水产品,防治中毒事件的发生。发现有售卖行为的商贩,应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。
7.3食客一旦食用贝类等海产品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和腹部绞痛、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后,必须立即赶往医院接受救治。
7.4为了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,建议在食用贝类海鲜时去除内脏食用。煮、蒸、炸的烹饪方法未必能消除毒素,所以发生赤潮期间请谨慎食用贝类海鲜。
8.参考文献
[1] 张秀尧,蔡欣欣.从暴发腹泻的贻贝中同时检出腹泻性贝类毒素和扇贝毒素[J].中国卫生检验杂志,2012,22( 8):1905-1911.
[2] 杨美兰,贾晓平,林钦,等.南海海域重要养殖水域牡蛎体中的腹泻性贝类毒素[J].海洋环境科学,2009,28( 4):410-413.
[3] 江天久,包财,雷芳,等.广东东部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特征分析[J]. 中国水产科学,2010,17(1):119-127.
[4] 黄聪,李晓晶,彭荣飞,等.固相萃取-高效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检测贝类产品7种脂溶性贝类毒素[J].中国卫生检验杂志,2011,21(5):1075-1077.
[5]BRICELJ VM,CONNELL L,KONOKI K,etal.Sodium channel mutation leading to saxitoxin resistance in clams increases risk of PSP[J].Nature,2005,434:763-767.
[6]Azanza RV, Taylor FJ.ArePyrodinium blooms in theSoutheast Asian region recurring and spreading?A view atthe end of the millennium. Ambio, 2001, 30:356-364.
[7]颜天,傅萌,李钧,等.麻痹性贝毒PSP在紫贻贝体内的累积、转化和排出.海洋与湖沼,2001,32(4):420-427.
[8]戴红,李奶姜,陈国斌.福建三都湾赤潮监控区的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研究.海洋环境科学,2005,24(1):44-47.
[9]李晔,易波,杨天池,等.一起食用淡菜引起的食物中毒爆发调查,现代预防医学,2013,40(11):2165-2167.
[10]梁玉波.中国赤潮灾害调查与评价[M].北京:海洋出版社,2012: 588-601.
[11]马敬军,曾名勇,周德庆.贝类毒素检验及排除方法的研究进展.[J].中国海洋药物.2003,6.